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2

作者有话说:

最近发现有不少读者是果子ios用户,ios用户在晋江app充值会有40手续费,建议开网页充值,app看书。

央视几年前做了个缺德街头采访,“你幸福吗?”。

◎林丹丹再斗恶婆婆◎

要说哈佛最大的好处是, 没多少人在意她的男朋友是谁,甚至大部分人不知道报纸上的八卦。能进哈佛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学霸,学霸们想要应付哈佛的学业也挺吃力, 根本顾不上其他的。

离开狗仔队满天飞的曼哈顿, 波士顿也没有什么狗仔队能敬业到跑到校园里追着她拍照,实话说她现在没有新闻价值,只有跟小肯尼思在一起才有新闻价值, 于是她的校园生活极为平静。

研讨会气氛热烈,学生和教授共同讨论什么是“有效沟通”和“无效沟通”,为什么无效沟通会导致恋爱关系崩溃,为什么恋爱关系崩溃后还是有人不会分手或离婚。

教授问张文雅, 中国普通人的恋爱关系跟美国普通人的恋爱关系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吗。

没有什么不同,究极都是必须有“爱情”, 但更多的人只是为了搭伙过日子,因为“必须结婚”。

学生们都不懂为什么“必须结婚”, 又开始讨论恋爱关系难道不需要有“爱情”吗?约会可以只有好感, 不需要爱情,但进入到稳定的恋爱关系后没有“爱情”为基础,那是多么奇怪呀!等于是“欺诈”。

张文雅发现自己又必须解释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必须延续后代”的思想。

学生们认为这是人类本身“延续基因”的概念使然, 所有种族都是一样的, 但为什么中国人会有更迫切的需求呢?

张文雅承认这是她的知识盲区,也试着解释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族”概念造成的,中国人对于延续“姓氏”有着病态的追求,反而不是“血脉”, 毫无血缘关系的养子也能成为家族的继承人。

这就是学生和教授都不能理解的问题了。

张文雅又说, 中国年轻人的婚恋观念仍然被传统裹挟, 并且被新时代的社交网络裹挟:如果你到了适婚年龄而不结婚, 那么在社交层面上你可能会被认为是“有病”的,身体或是精神方面的“有病”,父母会觉得你“不可理喻”,会觉得“丢面子”;迫于压力,年轻人只能在可能没有“爱情”的前提下恋爱、结婚。

教授听懂了,接着便讨论,作为个人需不需要服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